近年来,乌海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这一目标,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检察机关信访事项的基本特点,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细化检察机关信访工作,不断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秉持为民初心绘就群众路线“同心圆”
二、拓宽为民渠道多元帮扶救助暖民心
一是建立协调协作机制,凝聚救助合力
与乌海市红十字会建立“检爱同行”司法救助专项“资金池”,募集企业捐款63万元。与民政、妇联、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家单位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构建“司法救助+”模式,为救助申请人在就学就业、民政保障等方面争取更多帮扶,把司法救助工作由检察机关的“独角戏”变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2023年以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8件38人,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49.5万元。
二是深化检律协作,助推信访矛盾化解
市检察院坚持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构建“检察官+律师”一体化解纷平台。海勃湾区检察院建立了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机制,通过律师为信访人答疑解惑、释法说理、提供法律咨询,缓解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准确把握来访者诉求,正确引导信访人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诉求,构建依法理性信访新秩序。
三、优化为民举措助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一是持续优化12309检察服务中心,开辟枫桥经验“绿色通道”
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置控告申诉、12309专席、国家救助与司法赔偿窗口,综合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集信、访、网、电为一体,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领导干部接访为主线,推动多部门业务集约化处理,精简办事环节、缩短办案时间,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检察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健全完善信访台账,指定专人负责热线接听,打造便捷高效为民服务平台。
二是深化“三色信”办理机制,分类处置,采取转办督办机制
市检察院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三色信”的工作要求,分类处理不同来信来访。对于首次信访严格落实首办责任,符合本院受理条件的案件,依法导入程序,及时答复信访人。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及时做好释法说理,争取“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对信访系统出现五次以上的“红信”,逐项梳理其历次信访诉求,根据核心诉求制定专项化解报告,由院领导包案办理,本着案件办理有穷尽,群众工作无止境的理念,最大程度寻求息诉可能。
三是活用检察听证,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质效
坚持检察听证常态化,探索信访案件简易听证工作模式,实行繁简分流,实现简单问题快办速办,复杂问题精办细办。2023年以来对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各类案件开展检察听证70件,实现检察办案、矛盾化解融合推进。健全完善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制度,始终将释法说理贯穿办案的全过程,提高群众对办案结果和检察机关公信力的认可度,最大限度减少信访申诉案件数量,强化源头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