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乌海:学史力行重实效 实干担当开新局
时间:2021-10-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实干创造辉煌,奋斗成就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新征程上,乌海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力量,把办实事、开新局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聚焦破解发展难题革新观念、创新举措,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助推开好新局。 

谋定后动、笃行实干。乌海在“十四五”开局第一年迈准迈稳第一步,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生态治理再升级 

增进民生新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民福祉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着力抓好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乌海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市委、市政府站在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主动扛起生态治理的政治责任,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属地责任、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各级各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要议事议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我市坚持以“七治”为总抓手、矿区整治为主战场、矿权整合为关键点、绿色转型为治本之策,制定实施《乌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及7个专项工作方案,将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纳入年度立法计划,对130余家矿山企业运行进行智能精准管控,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1个,截至10月6日,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14天,达标率76%,剔除沙尘天后,达标率为88.1%。 

乌海,黄河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我市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把“四水四定”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编制完成全市29条河流“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整治河湖“四乱”问题9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到135.3平方公里,园区企业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4%,中水、疏干水使用率达100%,黄河乌海段水质保持在Ⅱ类水体。  

我市坚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双碳”“双控”要求,大力推进高耗能行业淘汰出清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提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项目182个,1—9月份,全市能耗总量和强度同比分别下降6.5%、9%。 

为给市民带来永久性的绿色福利,我市高起点、高规格建设了一批园林精品工程,城市档次和品位明显提升,形成了以外围防护林和生态林为屏障,街道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游园绿地为中心,乔、灌、花、草结合,点、线、面、环衔接,“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游园绿地星罗棋布,山水园林交相辉映的城市绿化新格局。 

截至目前,我市园林绿化面积4000余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3%,绿地率4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平方米。绿,已成为这座生态之城的主色调。 


转型升级再加速 

探索发展新路径 
 

产业是城市兴盛的动力源泉,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转型是资源型城市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市因煤而建、缘煤而兴,随着煤炭资源渐趋枯竭、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走出路径依赖迫在眉睫、推动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我市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建成全区首座加氢母站和国内首座民用液氢工厂、全国首条氢基熔融还原高纯生铁生产线,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BDO项目、君正集团可降解塑料、兴发有机硅、宝武炭材料、华恒新材料、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加快推进……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工业增加值比重已由2010年的47.7%提高到80%,让我市在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上底气更足、后劲更强。 

进入新阶段、融入新格局,必须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飞狮工业互联网、快成科技、海易通物流电商等平台上线运行,摩尔城、海底捞等45家首店入驻,直播带货、网红带货等消费新模式逐渐兴起。 

乌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城市是承载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我市坚定不移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着力推动城市转型,打造精品城市,高标准开发滨河二期,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个,省道217线海勃湾绕城段等重点交通项目稳步推进;树立“绣花式”城市管理理念,启动“城市大脑”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建设,推行“马路办公”“街长制”“路长制”,推动城市管理实现“八个一样”。 

每一个生活在乌海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街路宽了、街景绿了、城市美了、百姓笑了……砥砺奋进中的乌海,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热烈期盼。 

营商环境再优化 

厚植发展新优势 

 

2月23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这是乌海建市以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组织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涉企范围最广的重要会议。乌海向外界释放出强烈信号:下决心、动真格、出实招,乌海将全力以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时隔4个月,在6月22日,乌海再次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暨招商引资大会。乌海再次向外界释放出强烈信号: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乌海的“一号工程”,乌海的营商环境只会更好,乌海的招商引资力度只会更大,乌海各级干部服务企业只会更周到。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一件大事来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推动营商环境领域改革系统集成,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规范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建立企业家诉求直达反馈机制,聘请17名企业负责人担任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集中兑现市本级政策承诺首批60家企业、3000万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大表审批制”等十项“硬核举措”,推行“掌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帮您办”,实现政务服务“一网受理、全城通办”。目前,全市5393个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承诺时限较法定办理时限压缩43.54%;即办件1934项,占比35.86%;最多跑一次5225项,占比96.88%;网上办4549项,占比84.35%。 

同时,我市积极创建“无证明城市”,全面梳理取缔各类无谓证明,已实现无证明办理公共服务事项450项。 

明所从来,知所将往。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乌海广大党员干部勇接历史接力棒,忠诚担使命,实干勇争先,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指引下,奋力开创新时代乌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