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
时间:2020-05-18  作者:  新闻来源:乌达区检察院 【字号: | |
   为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类犯罪,遏制案件频发势头,降低群众被骗机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今天以乌达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真实案件为例,收集整理“七大类”易发电信诈骗类犯罪,提醒市民加强学习、提高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案例
  2018年12月24日,乌达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李某某涉嫌诈骗罪一案。经查: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期间,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微信等网络宣传工具,虚构自己可以办理真实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等事实,骗取被害人钱财。先后作案三十余起,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共计24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乌达区人民检察院于2019年4月15日依法提起公诉。
  看到这个案例,有些人会认为这么低劣的手段,自己防范意识特别强,肯定不会上当。拥有好的防骗意识固然重要,但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及时更新防骗宝典,这样不管遇到多么狡诈的诈骗手段,我们都能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电信诈骗主要可分为七大类:
  ①仿冒身份欺诈
  特点:通过冒充成领导、亲友、机构单位等身份进行欺诈。
  ②购物类欺诈
  特点:以各种虚假优惠信息、客服退款、虚假网店实施欺诈。
  ③利诱类欺诈
  特点:以各种诱惑性的中奖信息、奖励、高额薪资吸引用户进行诈骗。
  ④虚构险情欺诈
  特点:通过捏造各种意外不测、让用户惊吓不安的消息实施欺诈。
  ⑤日常生活消费类欺诈
  特点:针对日常生活各种缴费、消费实施欺诈骗局。
  ⑥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
  特点:通过伪装成银行、电子商务等网站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隐私的骗局。
  ⑦其他新型违法欺诈
  特点:交通处理违章、结婚电子请柬诈骗等新型违法方式。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来临,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极易引发信息泄露问题,这也是造成电信、网络诈骗重要诱因之一。时刻提醒自己电信诈骗就在我们身边,那么该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呢?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意避免个人资料外泄;
  2、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
  3、不要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4、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或不良信息,要主动向属地公安机关或者电信监管部门举报;
  5、催缴电话费是电信部门对客户使用正常客服电话,通过电脑语音进行提醒的一种商业服务手段,不可能直接转接公、检、法部门;
  6、对冒充各类工作人员直接打电话进行诈骗的,一定要注意来电显示的电话类型。尤其是电话前带有“00019”的号码请不要理睬;
  7、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当事人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公证账户、安全账户进行存款保护的,千万不要轻信;
  8、要提醒在家里的老人,保护好家庭及个人的各类信息不外泄。如:银行账号、银行密码、家庭住址等。接到此类敏感电话通知不要急于做决定,及时与家人联系并确认,谨防受骗。
  电信诈骗已是现在全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乌达区人民检察院对于电信诈骗犯罪态度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加强与公安等部门警务执法合作,强化破案攻坚,坚持破案与追赃挽损相结合,打击与防范治理相结合,全力挤压诈骗分子生存空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